伊斯坦布尔球馆的喧嚣几乎要将天花板掀翻,土耳其球迷的呐喊声浪中,美国男篮在最后一秒从鬼门关捡回一场胜利。
终场哨声响起,肯巴·沃克疲惫地靠在广告牌上,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滴落,他刚刚在加时赛最后时刻命中一记关键上篮,帮助美国队以101比99的微弱优势险胜土耳其。
“我们赢了,这就够了!”沃克在混合采访区对记者们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嘶哑,“没人说过我们必须赢得漂亮。”
伊斯坦布尔球馆内18000个座位无一虚席,红白相间的土耳其国旗在看台上翻涌。
距离终场结束仅剩12.3秒,土耳其队以97比95领先,美国队球权,整个球馆的观众都已站立,呐喊声震耳欲聋。
美国队发边线球,塔图姆在三分线外接球,面对土耳其防守核心奥斯曼的紧逼,他运球突破,急停跳投,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弹框而出。
土耳其队员抢下篮板,美国队只能采取犯规战术。
“那一刻,我以为我们要输了。”美国队主教练波波维奇赛后坦言。
土耳其队两罚全中,将领先优势扩大到99比95,此时比赛仅剩8.4秒,美国队请求暂停,波波维奇面色凝重地在战术板上画着最后一攻的战术。
暂停结束,美国队前场发球,米德尔顿接球后毫不犹豫地出手三分,球应声入网!99比98,时间还剩5.2秒。
土耳其队发底线球,美国队全场紧逼,土耳其前锋伊利亚索瓦在边线附近被双人包夹,裁判的哨声突然响起——走步违例!
球权回归美国,时间只剩下3.8秒。
“那个判罚改变了一切。”土耳其主帅乌富克·萨里卡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仍难掩失望,“我们本该更好地处理那个球。”
美国队最后一次进攻,沃克接球后强行突破,在两名防守队员的夹击下抛投——球在篮筐上弹了两下,最终滑出篮筐。
比赛进入加时。
加时赛中,双方体力明显下降,失误开始增多,比分交替领先,紧张气氛几乎令人窒息。
比赛还剩最后19秒,双方战成99平,美国队掌握球权,沃克控球消耗时间。
“教练告诉我,把最后一攻留到最后时刻。”沃克回忆道,“我们不需要给对手留下任何时间。”
当时钟指向最后3秒时,沃克启动,借助队友的掩护从右路突破,在空中与土耳其中锋切廷发生身体接触后,艰难地将球抛向篮筐。
球打板后落入网窝!101比99,只留给土耳其0.8秒。
土耳其最后一次进攻失败,美国队惊险获胜。
从技术统计来看,美国队在内线得分上以42比56落后土耳其14分,篮板球也以38比45处于下风。
土耳其队充分利用了身高优势,中锋切廷全场砍下22分14个篮板,完全统治了禁区。
“他们的内线确实给我们造成了巨大麻烦。”波波维奇承认,“我们的小个阵容在防守端付出了额外努力。”
美国队取胜的关键在于外线投射和利用失误得分,他们全场命中15记三分球,并通过土耳其的16次失误得到了23分。
特别是米德尔顿,他在关键时刻的冷静表现挽救了球队,全场贡献24分,其中5记三分球。
肯巴·沃克全场出战38分钟,拿下全队最高的28分和7次助攻,成为美国队获胜的首功之臣。
“肯巴在最后时刻展现了为什么他是我们的领袖。”队友米切尔表示,“在那种压力下保持冷静并完成进攻,这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
除了沃克和米德尔顿,塔图姆也有17分进账,但22投仅7中,效率不高。
土耳其方面,除了切廷的出色发挥,奥斯曼也拿下了20分6篮板5助攻的全面数据,险些成为国家英雄。
“我们证明了我们可以与世界最强队抗衡。”奥斯曼在更衣室外告诉记者,“但胜利才是最终目标,所以我们今晚并不满意。”
这场胜利让人联想到美国男篮在国际赛场上的多次险情。
最著名的当属2000年悉尼奥运会半决赛,美国队仅以85比83两分险胜立陶宛,那场比赛,立陶宛队在最后时刻的投篮弹框而出,美国队才得以逃出生天。
“每支美国队都背负着特殊的压力。”曾参加过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退役球星艾弗森在社交媒体上评论道,“每个对手面对你时都会打出120%的水平。”
本场比赛的艰难程度再次证明了世界篮球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
“土耳其是一支非常出色的球队,”波波维奇表示,“他们有多名NBA球员,战术素养极高,今晚他们证明了这一点。”
这场胜利使美国队在国际赛场上的连胜纪录扩大到45场,但过程的艰难给球队敲响了警钟。
美国队接下来还将面对捷克、日本等对手,如能顺利晋级,淘汰赛阶段可能遭遇法国、塞尔维亚等强队。
“我们需要从这场比赛中学习。”沃克表示,“有时候艰难的比赛比轻松的大胜更能让球队成长。”
美国队的内线深度问题在本场暴露无遗,特纳和普拉姆利的组合在面对欧洲高大内线时显得吃力。
“我们可能会调整轮换阵容,”波波维奇暗示,“但具体如何调整,我还要和教练组进一步讨论。”
对于土耳其来说,尽管输掉了比赛,但他们展现了争夺奖牌的实力。
“我们会继续前进,”土耳其主帅萨里卡表示,“这场比赛证明了我们能够与任何对手抗衡。”
更衣室外的走廊上,美国队队员们陆续登上前往酒店的大巴,没有人欢呼,也没有人庆祝。
“有时候你需要这样的比赛,”沃克系好安全带,望着窗外尚未散去的土耳其球迷,“提醒自己胜利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